您当前所在的位置: 首页>新闻中心>行业动态
通江达海闯新路 货畅其流走四方 | 贵州铁投集团积极推进贵阳国际陆港建设
日期:2023-01-19 20:09:05   字号:[ ]  [关闭] 视力保护色:

图片

《贵州政协报》2023年两会特刊刊发

车轮铿锵,汽笛嘹亮。6月28日,一列运载着轮胎、钢绳等“黔货”的货运列车,从贵阳都拉营国际陆海通物流港出发前往广州南沙港、深圳盐田港。这是从贵州发出的首趟铁海联运测试班列,标志着我省与沿海以及海外的物流通道得到升级扩容,对加速国际物流将起到积极作用。

今年年初,新国发2号文件发布,赋予贵州省“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”的战略定位,并指明“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,统筹对外开放通道和平台载体建设,深入推动制度型开放,打造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升级版”的方向路径,为贵州持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注入强大动能。

图片

贵阳国际陆港概貌

贵州铁投集团全力以赴推动贵阳国际陆港建设,在今年8月27日成功实现开港运营,这是贵州铁投集团贯彻落实新国发2号文件的生动实践。

打造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,人畅其行、物畅其流,是必要条件。瞄准东南西北4个方向,贵州铁投集团依托自身优势,全力助推贵阳成为贵州乃至西南区域开放枢纽,助推贵州融入西部大开发新格局、提升西部陆海新通道地位。

图片

2022年8月27日,贵阳国际陆港发出首列黔粤班列,标志着贵阳国际陆港正式开港运行。

向北,与省直相关部门密切配合、通力合作,加强中欧班列运力配置和运输组织,不断提升班列运行品质和效率,实现中欧班列每月4列图定开行,线路覆盖莫斯科所有站点和欧洲腹地马拉、汉堡、布达佩斯。

向西,“中老铁路+中欧班列”过境模式在贵阳落地。来自东盟国家的货物可通过多式联运经中老铁路至我国境内中转,再由中欧班列出境,既可以应对海运价格持续上涨压力,也开创了东盟货物至中亚、欧洲的新路径。

向东,与广州港集团、湛江港集团、盐田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等沿海港口企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。贵阳国际陆港——广州港黔粤班列实现双向开行,标志贵州门户进一步开放,黔粤协作再上新台阶。

向南,西部陆海新通道上升为国家战略,贵州成为区域通道物流和运营组织中心,通道物流网络覆盖全球多个国家(地区)的港口……

图片

贵阳国际陆港成为招商港口深西港区的内陆港

随着广州港、深圳蛇口、妈湾、赤湾贵阳内陆港相继在贵阳国际陆港挂牌,与广州港、盐田港、招商港口深西港区的合作走深走实,贵州中欧班列与西部陆海新通道、黔粤大通道实现融会贯通联动发展,为贵州加快融入新发展格局注入了新动能。

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发展的背后,是物流大通道逐渐成熟、愈发通畅的真实写照,这一条条通江达海的通道,也彰显贵州对外开放的澎湃活力。

据统计,2022年以来,组织黔粤班列开行42列2118T;中欧班列开行34列3368T;西部陆海通道班列开行144列7258T。货物运输品类日趋多元化,越来越多“黔货”正在走向世界。

贵州铁投集团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,助力全省加大内陆开放力度,是努力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的“成绩单”,更是在未来参与国内国际双循环,助力贵州形成陆海联动全方位开放新格局的重要举措。

图片

2022年6月,贵州铁投集团与广州港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。

据了解,贵州铁投集团正紧紧围绕铁路主业发展多元实体产业,推动物资贸易由传统物资贸易向物资集散经营平台、物资交易信息平台和物资买卖资金平台转型发展,协同打造“贸易+仓储+物流”发展体系,持续推动多元产业提质增效。

开放潮声正激越。贵州铁投集团正在用自身的实践与成效去证明:内陆腹地不是开放洼地,跻身对外开放前沿,与世界互联互通、精彩互动,内陆大有可为。

承东启西,贯通南北,通江达海,货达全球……踏上新赶考路的贵州铁投集团,助力打造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的信心更坚定坚定、脚步更坚实,将在贵州加快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、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发挥更大作用。